與公路、鐵路的巨大投入相比,內河航運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有很大差距,這也導致了我國內河航運發展相對落后的現狀。如今,國際經貿發展新形勢、國家的區域發展戰略和長江流域貨運量的持續增長都表明,我國內河航運正在迎來新一輪的發展良機,將更加注重江海聯運和區域合作。
業內人士指出,新加坡、鹿特丹等國際大港的“水水中轉”都在50%以上,遠遠超過上海港2008年37%的比例,提升“江海直達”“水水中轉”比例,將是今后一段時間內實現長三角區域港口群整體效能提升的重點目標之一。
“隨著全球產業分工從沿海發達地區向內陸低成本地區轉移,集裝箱運輸正在從沿海港口逐步向內陸腹地延伸,上海港出口貨物中,80%來自于長江三角洲腹地及中上游地區。”中遠集運總經理孫家康8日在首屆中國內河航運高端論壇上說。
“我們正在積極開展與黑龍江、珠江流域重點航運企業的戰略合作,希望能逐步形成連通長江、黑龍江、珠江水系,貫穿沿海,輻射遠洋的倒‘E’字形航運戰略布局。”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朱寧說。
朱寧介紹,以長江為源匯點的大宗貨物大多是由江入海或由海進江,傳統意義上需通過遠洋、沿海和長江三程運輸完成,但目前貨主出于成本高漲的壓力,減少中轉環節、降低物流費用的要求高漲。因此航運企業必須轉變傳統發展模式,推動升級轉型,堅持江海聯運的發展方向。
不久前,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獲國務院批準,長三角的定位是“亞太地區重要的國際門戶、全球重要的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中心、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興業證券分析師朱峰認為,長三角區域港口和物流的聯動發展將漸行漸近,將促進區域港口發展的一體化。
上一海運新聞:世貿成員重視中國的程度“始料未及”
下一海運新聞:前5月惠州市累計貿易順差擴大76.6%